联系方式:400-125-2653 欢迎来到微玩物

普巴金刚杵

微信图片_20250905204208.jpg 

历史渊源

 

普巴金刚(梵名Vajrakila)源于古印度兵器“金刚橛”,公元8世纪由莲花生大师引入西藏。据藏传佛教典籍记载,其化现缘起于金刚萨埵为降伏三头六臂的鬼神“麻当鲁扎”,显忿怒相与之同形,终摧伏魔众。莲师在尼泊尔杨列叙岩洞修行时遭鬼神干扰,遣使赴印度取回《普巴金刚续部》,魔障遂消,此法由此成为宁玛派核心传承。

 

 

文化与宗教地位

 

1. 本尊地位:

 

  为宁玛派“修部八大法行”之一,萨迦派亦奉为主修本尊,象征“空性与智慧不二”(“普”表空性,“巴”表智慧)。

 

  伏魔象征:三头六臂四足、背生双翼、足踏魔众的形象,代表降伏贪嗔痴三毒及四魔(烦恼魔、阴魔、死魔、天子魔),手持金刚橛刺破一切障碍。

 

2. 法会传承:

 

  萨迦寺每年藏历七月举行为期十余天的普巴金刚法会,诵经演舞,传承逾1200年,旨在消除内、外障难。

 

 

 

佩戴寓意

 

信徒供奉或佩戴金刚象征:

 

1. 除障护身:遮止鬼神、天魔、恶咒侵害,化解灾厄与修行违缘;

 

2. 增益成就:获“八胜德”(吉祥、长寿、无病、权势、财富等),助事业圆满;

 

3. 智慧觉醒:金刚橛锐利特性喻“断烦恼之智”,转化五毒为五智,契合“慈悲与智慧双运”的密义。

 

修持核心:强调内修心性,断除贪执恐惧,方证法界实相。